大树进城引发苗源危机
发布者:王咏梅 发布日期:2004-05-31 点击次数:668842
老苗圃包袱沉没后劲
近年来,考虑城市景观效果和树木耐折能力,种植中多采用胸径6至8厘米的大苗,其育苗周期一般需3至5年,长的达8至10年。由于大苗孕育占据空间,管理成本增加等原因,哈市市属一二三苗圃,以及道外、道里区五家主要苗圃,在哈市绿化用树苗源“库存”不足。
作为国有苗圃中的“老字号”,哈尔滨市第一苗圃上世纪五十年代建成后,一直是省内最大的综合性苗圃,现有苗木品种130余种。针对大苗供给大量缺口的现状,去年“一苗”栽植了白桦、云杉、花楸等品种7000余株中苗,2004年又增加了7个新品种,计划育苗12万株。然而引种资金上捉襟见肘,苗圃难蓄发展后劲。
据苗圃副主任姜丽介绍,“一苗”承担150余名职工开支,以及其他各类费用,年支出近200万元。作为事业差补单位,依靠卖苗、承揽绿化工程收入来源贴补。由于难以“卸负”,其每株树苗价格与私营苗圃相差一倍以上,年出圃种苗量由近5万株减至3万余株。发展资金匮乏、包袱沉重,旧机制下国有苗圃的种种弊端凸现。
私营苗圃品种研发不足
上个世纪九十年代,一些农民将目光转向了培育城市绿化用树。农民集资,园林、林场职工投资,私营苗圃数量达到百余家。在哈市呼兰区内的利民苗木基地,已形成了绿化产业链,并将市场拓展至省外。选择培育期相对较短的丁香、水腊等灌木树种,采用灵活的季节性雇工方式,打出价格优势主牌,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。
哈市城市绿化未来五年规划中,预计每年新增600公顷绿地,本土树苗需求的广阔空间,吸引了大量民营资本介入。然而,由于信息不畅、缺少论证分析,导致树苗供给“跟风走”,盲目育种未能有效规避风险,一些私营苗圃的发展仅是“昙花一现”。注重短期效益,在品种研发上投入甚微,私营苗圃更多停留在简单供求,难以承担城市绿化苗源供给重任。
培育开发优良树种欠投入
外购树苗或是移植山林树木,其生长环境、生态习性皆有差异。来自大小兴安岭、附近郊区的次生林,栽种哈市长江路、红旗大街后,因树木自身“细脚伶仃”,只得借助支棍“架拐”而立,成活率偏低。2003年,园林部门颁布实施了《哈尔滨市栽植秧户管理规则》,其中明确规定本埠以外的植物必须经过苗圃驯化。外地种苗、山林或林区移植树木,驯化期一般两年。树苗培育周期长,见效慢,城市绿化切忌急功近利,亦不能“一蹴而就”。
城市绿化取决于苗源供给,其品种、质量优劣是绿化最终效果的基础。在北京、上海、吉林等城市,苗木基地建设投入颇巨,通过整合国有苗圃土地、技术等综合优势,培育、开发优良树种,形成投入、产出、转化三者的良性循环。城市绿化,不仅仅在于增绿,如何从苗源培育入手在品种、技术栽培、景观搭配上,实现城市整体绿化提档升级的“长端效应”,这的确是一个待解之题。
--来源:【哈尔滨市】